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递增,能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大难题。同时,能源利用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发展。 面对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,国家发改委第一次公开提出“发展二甲醚等煤基醇醚燃料是未来一段时间能源替代工作的重点”是在2006年7月。随即,国家工信部发布了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》,明确将二甲醚汽车列入新能源汽车范围。   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1年第9号国家标准公告称,国家质检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批准《车用燃料用二甲醚》(GB/T26605-2011)国家标准,实施日期为2011年11月1日。随着该标准的出台,市场上引发了二甲醚车用燃料能否真正上路,能否得到大规模车用推广的议论。专家表示,该标准的出台,只是让车用二甲醚上路具备了规范与标准,要实现二甲醚车用新能源的顺利推广。    据其介绍,由于我国通常采用的是甲醇脱水生产工艺,二甲醚的质量浓度在新标准里限定为不低于99.5%,这样的参数能较好地兼顾生产成本和车用高纯度的要求。甲醇的存在对铜等金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,且甲醇对二甲醚发动机的各项性能都具有不良影响,因此,限制甲醇浓度不高于0.3%;水分是引起锈蚀及各种酸性物质腐蚀金属的重要因素,新标准规定含量不高于0.03%;关于总硫含量的限定,主要是从环保角度考虑,满足汽车的排放标准,二甲醚产品中硫含量很低,参考汽油标准,指标控制不高于0.0005%。